CONTACT
时间:2025-09-17 15:39:46 点击量: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日趋严峻,海洋碳汇作为应对气候危机的关键路径,其潜力开发与利用备受关注。然而,海水养殖贝类能否增强海洋对大气的吸收能力,在国际学术界已持续争论20余年,严重制约了海洋渔业碳汇潜力的开发与利用。为厘清贝类养殖在碳循环作用机制,助力海洋碳汇发展,我馆海洋科研部陈薛伟杰博士开展了牡蛎养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近日,相关成果以“Oyster Farming Acts as a Marine Carbon Dioxide Removal (mCDR) Hotspot for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为题,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为终结这一国际学术争议提供了权威科学答案。
本研究从生态系统尺度出发,采用中宇宙模拟系统,构建牡蛎养殖生态系统CO2通量模型。研究团队持续观测牡蛎滤食、呼吸等关键生理过程,同步监测海域温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等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系统揭示了牡蛎养殖生态系统的碳汇形成机制。同时,研究明确了不同养殖密度对碳汇效能的影响规律,据此形成“适度养殖密度优化方案”,为牡蛎科学化、低碳化养殖提供了精准技术支撑。该成果不仅以扎实数据终结国际争议,更对我馆海洋科研与科普工作拓展了新路径。其一,为3万余件馆藏海洋生物标本科研转化开辟路径,结合技术可追溯贝类碳代谢特征;其二,将碳通量技术转化为“海洋碳汇实验室”科普展项,动态演示“碳源-碳汇”效应;其三,巩固馆校合作机制,强化我馆在科研与科普领域的引领作用。
作为深耕海洋科研领域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我馆始终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此次研究通过量化牡蛎养殖的碳汇效能,为海洋渔业低碳发展提供了精准测算依据,对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蓝碳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这不仅是我馆科研实力的集中体现,更标志着馆内业务从传统科普向“科研-科普-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跨越式发展。未来,我馆将以此成果为契机,持续推动科研与科普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促进前沿海洋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社会服务能力,更好地惠及公众、服务国家战略。
PNA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与Nature、Science、Cell齐名,是公认的世界四大权威综合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全球科研领域具有深远学术影响力。因其审稿标准严苛、发表难度极高,被视为学术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作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官方期刊,PNAS自1914年创刊以来,收录文献涵盖生物、物理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诺贝尔奖得主常受邀参与期刊编辑及审稿工作。在SCI综合科学类期刊中,PNAS长期排名前三位,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开展研究、获取前沿成果不可或缺的核心文献资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 电话:0898-88889999 手机:13988889999
Copyright © 2012-2018 EYOUCMS. 易优CMS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琼ICP备88889999号